新生-理财:如何开始


理财越早开始越好,这已经说过了。那如何开始呢?从今天开始存钱。

存钱这件事究竟有多难呢?统计表明,73% 的美国人只有不到 1,000 美元的“应急钱”。按说,中国的文化决定了历史上的储蓄率全球最高,但随着全球化的进程,年轻一代的成长,以及信用卡的普及,过不了久,中国人估计也跟美国人差不多了。

从心理学上讲,理财教育很难成功的原因在于传统理财教育总是很“笨”,总是用错词 —— —— 这不是开玩笑,有时候改改措辞就可能引发巨大的改变。

教育者常常很“土”、很“笨”,想的是如何把别人从火坑里拉出来,干的却总是上前踹一脚的事情,然后还总恨铁不成钢……

真的不要告诉自己,“我需要存钱,将来用来应急”。“应急”这个词会引发大多数人的心理抵触。这个词会令我们紧张、不悦。谁愿意真的相信自己将来一定会遇到倒霉事呢?虽然,我们都知道那其实是真的、必然的……

如果这样告诉自己,可能更容易成功:

“我得存钱,我才不想跟那些笨蛋一样呢……”

我们推理一下:毫无疑问,不存钱的人,在理财这个人生最重要的技能上就是笨蛋。然后,无论你是谁,都不希望自己成为笨蛋,这也毫无疑问。于是,这是一个“因为没有引发负面情绪而更容易被大脑采纳的建议”。

也不要告诉自己:“为了存下钱,就要拼命省钱。”靠省钱发财明显是不可能的 —— 如果你的赚钱速度低于平均水准的话。社会阶层的形成和固化,都与个体的赚钱速度有直接关系,而不是与节俭程度有关系。在赚钱速度很快的人中也有非常节俭的,但这并不意味着他是靠节俭致富的。而且,这个建议不仅会引发负面情绪,还会直接给生活质量带来负面影响 —— —— 无论是心理上还是生理上,都会得到负面影响。

自制力很重要,但每个人的自制力是不一样的,过分自控只能带来不舒适。另外,要知道一个重要的事实:一个人的自控能力是总量一定的,某些方面的高度自控,会导致在其他方面的失控。一个著名的例子是,公认自制力过人的美国总统奥巴马,竟然一直无法戒烟!所以,在一些事情上适当放宽对自己的要求,其实是健康的,反过来才是有害的。

该花就要花,有的时候就要活在当下 —— 注意,只是“有的时候” —— 更多的时候要活在未来。40 岁之前不富有,爱吃麦当劳、肯德基的人,哪怕有一天真的中了彩票,也会痛苦地发现自己其实还是觉得垃圾食品更好吃。人的年纪越大,赚到的钱对生活质量的改善越小,这是事实。年轻的时候,确实应该适当地享受人生,甚至应该有意培养一些高质量的生活习惯。

问题在于能否清楚认识“什么应该”、“什么不应该”。

让我们再审视一个事实:爱面子其实是绝大多数人存不下钱的根本原因。年轻人更爱面子,为什么呢?说穿了,就是不成熟呗 —— 过分地、没必要地在意他人的看法。从商业模式上,校园分期是很成功的;从风险投资的角度,那几个做校园分期的创始人也是非常优秀的,优秀到令人眼红。但从另外一个角度看,那些肯支付年化 30% 甚至 50% 的利息购买 iPhone 的人,也挺吓人的…… 真的合适吗?分期没还完的时候,新一代 iPhone 又出来了……

如何摆脱呢?我有经验 —— 海量阅读心理学书籍。尼采认为“一切都是主观的”,其实也有一点点道理,因为现代心理学告诉我们,我们都是受自己的主观意识所影响的,或轻或重,只不过有些人可以通过对心理学常识的理解去调整自己。

还有一个办法非常有效:给自己培养一个不那么费钱的兴趣爱好。大多数人出去花钱,根本上来看就是“闲的” —— 女性读者该笑出声了,因为她们自己最清楚。在我看来,读书就是一个超级省钱的兴趣爱好,可竟然有很多人认为“书太贵了”!这也是没办法的事,因为“连希望对一些人而言都是极其危险的”。再如,弹琴也是一个花钱比较少的兴趣爱好,吉他比钢琴花钱更少。有个兴趣爱好的好处是,闲暇时间有所寄托 —— 没工夫乱花钱,这不挺好的吗?

从另外一个角度,理财无非就是“开源节流”。相对来看,“节流”固然重要,“开源”才是正途。对年轻人来说,努力提高自己未来的营收能力才是当务之急。微博、微信朋友圈固然得看,但更为重要的是要花更多时间去系统地研读正式书籍,多花时间去打磨自己的劳动技能。不要只顾着升级手机系统,也要常常升级自己的大脑,选择更好、更强的思维模式,进而有能力作出不同的选择。

最后,死活存不下钱的人,某种意义上都有共同的特征 —— 常常“一厢情愿”。他们一开始是“心里希望”,后来是“认定”一切都会自动变好,甚至进一步成功地欺骗自己:“这才是正能量”……骨子里,这是拒绝成长,拒绝承担责任,乃至心理学上还有个专门的词 —— 彼得潘综合症1。

现实是这样的:这个世界和这个社会整体上来看是会越来越好的,可每个个体的状况却不一定。很多人越来越糟,没有人会自动变好,只有行动才会带来变化,期望本身在没有行动支持的情况下只能变成自我欺骗。

好吧,现在没有借口了。开始存钱吧。

存多少好呢?“砖家”的建议是 —— 对,他们就是“砖家”:

50% 花在生活必需上; 30% 花在生活质量上; 20% 存起来。

这个建议哪里不对劲呢?不对劲的地方在于:它既不适合现状,也不适合当作未来的目标。对刚步入社会的年轻人来说,现状可能不那么乐观。弄不好“生活必需”所占的比重会超出收入的 80%,甚至入不敷出。于是,这么个“砖家”建议,常常只能令人气馁。把这个建议当作目标呢?又太“Low”。社会在进步,“生活必需”越来越依赖精神上的富足。未来经济独立的你,物质生活占 10% ~ 20% 才算是理想,不是吗?事实上,很多“物质”正在变得越来越便宜,将来会更便宜。

为了写这篇文章,我特意仔细阅读了知乎上的一个帖子“月薪 5,000 元能在北京生活得怎样?”,以及天涯上的一个帖子“北京家庭正常过日子生活费用分析(有小孩,未上幼儿园情况)”,反正人和人的差别就是很大。

不过,有个事实也值得注意。在绝大多数情况下,如果你的收入被压缩了 20%,你终究还是会适应;如若压缩 20% 会非常不适应,那就压缩 10%;如果还不适应,就压缩 5% —— 一般来说,压缩 5%不会产生明显的不适。

选择一个自己觉得合适的比例吧。不选是不行的,因为你不想成为那样的人。成年之后,生活的一切几乎都是选择的结果。然后,给自己设置一个机制,使自己就是不能动用存起来的钱。这时,欺骗自己其实是有用的 —— 还记得那些 4 岁的孩子是怎么学会通过骗自己忍住不吃棉花糖的吗?就当那些钱丢了。丢了的钱,不是用来“应急”的,丢了就是丢了!“丢了”的意思是,没了,那些钱彻底没了!

如何制造这种效果呢?这个灵感来自《本能:为什么我们管不住自己?》的作者。你可以这么干:到外地办一张储蓄卡,记下卡号之后把卡扔掉;以后每个月转一定金额的钱到那张卡上。其实金额大小并不重要,是收入的 20% 还是 5% 也不是很重要,真正重要的是 —— 给自己一个机会,在 5 年之后体会一下突然可以动用一笔闲钱的机会。如果你今年 25 岁,等待相当于自己已有生命的 1/5 的时段是很惊人的成就,这段经历在未来很可能会“折现”成惊人的毅力(Grit) —— 另外一个提高收入的重要能力。而且,来自经验的毅力更可靠 —— 5 年后你可就赚大了。

给自己存出一个机会,这就试试吧。

1. 此症发生在不愿意或认为自己无法长大的人身上,有些人虽然身体已成人,但心智仍然是孩子。该病症并不常被视为是精神疾病。但是,在西方社会,成年人在情绪上表现出不成熟行为有增长的趋势。参见Science Daily,2007年5月1日。


发表回复

您的电子邮箱地址不会被公开。 必填项已用 * 标注